中医古籍
  • 《外科启玄》 明疮疡宜火针论

    火针之用最宜得法.取效陡然.凡痈疽之深.火针用则不可浅.痈疽之浅.针亦不可深.要乎得中.中病而已.所谓肉浓肿丰脓深.恐疮口小而易合.脓水不快.故取之大针.如火筋尖而圆秃.裹之以纸.灯 烧赤.看疮头准酌纳入.如不透.再纳之.令的当.须令脓水易出.而毒易消矣.如疖毒阳疮浅小不用之.专治附骨痈疽.不能外出.故用此火针开其疮口.即以纸捻子油蘸 之.外以膏药贴之.似此之毒.若不用之.火针畏而延迟日久.使毒内攻.腐坏筋骨.毒从何解.脓从何泄.妙在不可太早.亦不可太迟.贵乎在于医之神矣.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