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疮之始发.肉色未辨.经络初滞之时.宜表散.以托里之剂.使经易通.而毒亦散.况疮为阳.而令外出为顺.内经云.汗之则疮已.令荣卫通行.妙在斯矣.有等通俗之人.不听良言.而自高傲.强自内疏.不知脉浮在表之理.返使邪内罨.如伤寒症当汗而误下之意同.致令外如麻.里如爪.增寒壮热.邪已内攻.急以蒜灸.以接其阳.令外出.更以托里大补之剂治之.若不如此法.必不能生矣.常见有疮疥之人.熏燃拈子等药.亦令入内.皆自取其伤生之祸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