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歌曰∶麻凉膏与铁箍同,二乌南半野芋从,多用芙蓉叶为主,敷上痈疽痛无踪。
【处方】 川乌(四两) 草乌(四两) 生南星(二两) 野芋头(四两) 芙蓉叶(四两)
【制法】 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 阳毒用酒调敷,阴毒用醋调敷。如皮破者,以清油调敷。如无野芋头时,亦可以水仙花根瓣代之。
又一用法,阴毒可加黄 、肉桂为末,醋调敷之。
此方最适合于阴阳夹杂之症,在鲜药难办时,亦可以“南星散”代替之,方用生南星一两,炒白芥三钱,白芷五分,共研细末,以猪胆汁、蜂蜜各半调涂之,消肿散结之功,不亚于麻凉膏。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歌曰∶麻凉膏与铁箍同,二乌南半野芋从,多用芙蓉叶为主,敷上痈疽痛无踪。
【处方】 川乌(四两) 草乌(四两) 生南星(二两) 野芋头(四两) 芙蓉叶(四两)
【制法】 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 阳毒用酒调敷,阴毒用醋调敷。如皮破者,以清油调敷。如无野芋头时,亦可以水仙花根瓣代之。
又一用法,阴毒可加黄 、肉桂为末,醋调敷之。
此方最适合于阴阳夹杂之症,在鲜药难办时,亦可以“南星散”代替之,方用生南星一两,炒白芥三钱,白芷五分,共研细末,以猪胆汁、蜂蜜各半调涂之,消肿散结之功,不亚于麻凉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