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查古籍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明·刘诚意伯言∶药不对症,枉死者多。余曾祖若谷公《秘集》云∶痈疽无一死症。而诸书所载,患生何处,病属何经。故治乳岩而用羚羊、犀角,治横 而用生地、防己,治瘰、恶核而用夏桔、连翘。概不论阴虚阳实,惟多用引经之药,以致乳岩、横 ,患成不救;瘰、恶核,溃久转怯。竟不知为引经之药所误,反诿咎于白疽本不可救,不亦谬欤!夫红痈乃阳实之症,气血热而毒滞;白疽乃阴虚之症,气血寒而毒凝,二者俱以开腠理为要。腠理开,红痈解毒即消,白疽解寒立愈。若凭经而不辨症,药虽对经,其实背症也。世之患阴疽而致毙者颇多,苟其阴阳别治,何至有死症乎?余曾祖留心此道,以临危救活之方,初起立消之药,一一笔之于书,为传家珍宝。余幼读之,与世间诸书迥别。历症四十余年,临危者救之,初起者消之,痛痒者止之,溃烂者敛之,百治百验。凭经治症,天下皆然;分别阴阳,惟予一家。是以将祖遗秘术,及予临症将药到病愈之方,并精制药石之法,尽登是《集》,以待世之留心救人者,根据方修合,根据法法制,根据症用药,庶免枉死。使天下后世,知痈疽果无死症云尔。
时乾隆五年,岁在庚申仲春朔日。洞庭西山王维德洪绪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