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台秘要》 阴中肿痛方四首

    肘后疗阴中肿痛方。

    炙枳实以熨之。

    经心录疗妇人阴中肿痛不可近者,汤洗方。

    防风(三两) 大戟(二两) 艾(五两)

    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洗阴中,日可三度良。

    古今录验疗妇人阴肿坚痛,矾石散方。

    矾石(二分熬) 甘草(半分炙) 大黄(一分)

    上三味捣筛,取枣大绵缠,导阴中,二十日即愈。

    又疗妇人阴肿,苦疮烂,麻黄汤洗之。

    麻黄(去节) 黄连 蛇床子(各一两) 酢梅(十枚)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洗之。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