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丹疹者,肉色不变,又不热,但起瘾疹,相连而微痒,故谓之丹疹。(出第三十一卷中)
千金翼疗丹瘾疹方。
酪和盐热煮以摩之,手下消也。
又方:白芷根叶煮汁洗之效。
又方:捣慎火叶封之神良。
又方:以一条艾蒿烛竿,以两手极意寻之,着壁,伸十指,当中指头以大艾炷灸烛竿上,令烛竿断即止,灸十十瘥,于后重发,更依此灸,永瘥。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病源丹疹者,肉色不变,又不热,但起瘾疹,相连而微痒,故谓之丹疹。(出第三十一卷中)
千金翼疗丹瘾疹方。
酪和盐热煮以摩之,手下消也。
又方:白芷根叶煮汁洗之效。
又方:捣慎火叶封之神良。
又方:以一条艾蒿烛竿,以两手极意寻之,着壁,伸十指,当中指头以大艾炷灸烛竿上,令烛竿断即止,灸十十瘥,于后重发,更依此灸,永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