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台秘要》 蛔虫方九首

    病源蛔虫者,是九虫之一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种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中喜涎及吐清水,贲伤心广济疗蛔虫方。

    酸石榴根(东引入土五寸者切二升) 槟榔(十枚碎)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绞去滓,着少米煮稀粥,平旦空肚食之,少间虫便死,快利,效无忌。(出第四卷中)

    肘后疗蛔虫或攻心痛如刺,口中吐清水方。

    取龙胆根多少任用,以水煮浓汁,去滓,宿不食,平旦服一二升,不过再服,下蛔虫也

    又方:取有子楝木根锉,以水煮,取浓赤黑汁,用米煮作麋,宿勿食,旦取肥香脯一片先吃,令虫闻香举头,稍从一口为度,始少进,渐加服一匕,服至半升,便下蛔虫。(千金文仲同)

    又方:以鸡子一枚,开头去黄,以好漆少许纳中相和,仰头吞之,虫悉出矣。(文仲集验备急千金同出第二卷中)

    集验蛔虫攻心腹痛方

    取薏苡根二斤锉,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先食尽服之虫死尽出。(千金范汪同出第九卷中)千金疗蛔虫方。

    芦下筛,以饼 和服方寸匕,虫不觉出之,亦主蛲虫出。(肘后云 芦一两末以羊肉作和服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疗蛔虫方。

    取缲蚕蛹汁,空腹饮之良,若非缲丝时,即须收蛹曝干,患者捣筛,取意斟酌多少,和粥饮服之。

    又方:鹤虱(三两)

    上一味捣散,以肥猪羊肉但得一色,以葱豉为 汁,每旦空腹服,以 汁和一方寸匕顿服明永必效疗蛔虫方。

    绿豆三升,煮取浓汁,麻子一大升,研取汁一升以下,然后取麻子汁半升和豆汁一升,更暖如卷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