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台秘要》 齿虫方五首

    病源齿虫,是虫食于齿,齿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齿疼痛,食一齿尽,又度食余齿。

    养生方云∶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又云;朝未起,早漱口中唾必可短剧疗齿虫,腐棘刺漱汤方。

    腐烂棘针二百枚,即是枣木刺朽落地者,用一物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含之即瘥,日四五度,以瘥为度。

    删繁疗龋齿虫方。

    莨菪子三合,青钱七文,烧令赤,取小口瓶子,可令口含得者,将钱纳瓶子中,取莨菪子一虫食龋又疗虫齿痛,椒汤方。

    蜀椒(一两) 矾石(半两) 桂心(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含之,漱齿勿咽汁,甚良。

    又附子塞虫孔丸方。

    附子一枚炮末,以腊和之为丸,准齿虫孔大小纳之。

    取瘥止。

    必效杀齿虫方。

    雄黄末,以枣膏和为丸,塞牙孔中,以膏少许置齿,烧铁篦烙之,令微热,以瘥止。(一方有附子一枚)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
  • 作者: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