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台秘要》 熏咳法六首

    《千金》疗咳熏法细熟艾薄薄布纸上,广四寸,复以石硫黄末薄布艾上,务令调匀,以荻一枝,如纸长卷之,作十枚。先以火烧缠下去荻,其烟从荻孔中出,口吸取烟咽之,取吐止。明旦复熏之,昨日余者,后日复熏之,三日止,自然瘥。惟得食白糜,余皆禁之。(《古今录验》同)又法熏黄(研令细一两)以蜡蜡纸并上熏黄,令与蜡相入,调匀,卷之如前法。烧之亦如上法,日一二止,以吐为度。七日将息后,羊肉羹补之。

    又法烂青布广四寸上布艾,艾上又布青矾石末,矾上布少熏黄末,又布少盐,又布少豉末,急卷之,烧令着纳燥罐中,以纸蒙头作小孔,以口含取烟咽之,以吐为度。闷时复息,烟尽止,日一二用,三卷用不尽,瘥。三七日慎油腻。(并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疗久咳不瘥熏法款冬花

    上一味,每旦取如鸡子许,用少许蜜拌花使润,纳一升铁铛中,又用一瓷碗合铛,碗底钻一孔,孔内插一小竹筒,无竹,苇亦得,其筒稍长作碗铛相合,及插筒处,皆面 之,勿令漏烟气。铛下着炭火少时,款冬烟自从筒中出,则口含筒吸取烟咽之。如觉心中少闷,须暂举头,即将指头捻筒头,勿使漏烟气,吸烟使尽止。凡如是三日,一度为之,待至六日,则饱食羊肉 一顿,则永瘥。(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疗咳 (呼合切,下同)烟法。

    钟乳(研) 白石英(研) 人参 丹参(研) 雄黄(各七分研) 水银(二分研) 乌羊肾脂(一具) 净纸(十张)

    上八味,各捣筛为末,以水银投药裹细研,使入诸药羊脂熬,取置纸中,令均平,使浓一分,散药令周遍,剪纸一张作三分,瘦弱妇人,五日用半寸熏。未服药前斋五日,服药后一百日忌五辛、酒肉。此一剂得疗五十人,上气悉皆愈。忌生血物。

    又疗咳,腹胀,气上不得卧,身体水肿,长孙振熏法。

    蜡纸一张熟艾薄布遍纸上 薰黄(末三分) 款冬花(末二分)

    上三味,并遍布艾,上着一苇筒,卷之寸,别以绳系之,烧下头 烟,咽之亦可,三十咽讫则瘥。 尽三剂,一百日断盐醋,日一,每 三寸,三日尽一剂。(出第十九卷中)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