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千金疗疟灸法。
灸上星及大椎。(大椎穴在背后第一椎上节陷中是也)至发时令满一百壮,艾炷如黍粒,俗人不解取穴,务大炷。
又法觉小异,则灸百会七壮,若后更发,又灸七壮,极难愈者,不过三灸。
又法以足踏地,以 围足一匝中,折后大椎向百会,灸 头三七壮,炷如小豆许大。
又法灸风池二穴各三壮。
又法从手发者灸三间,(穴在虎口第二指节根下一寸)三年 疟,欲发惨惨则下火。
又法从头项发者,未发前预灸项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
又法从腰发者,灸肾俞百壮。(穴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又疗一切疟,无问远近法。
正仰卧,以 量两乳间中,屈从乳向下灸,度头随年壮,男左女右灸。
又疗五脏疟,及一切诸疟法。
灸尺泽七壮。(穴在肘中约纹动脉是也)又疗 疟法。
上星主之。(穴在鼻中央直入发际一寸陷容豆是也)灸七壮。
又疗疟日西而发者法。
临泣主之。(穴在目 上入发际五分陷者中是也)灸七壮。
又疗疟多汗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脱,项如拔者法。
昆仑主之,(穴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是也)灸三壮。
又疗疟实则腰背痛,虚则鼻衄法。
飞扬主之,(穴在外踝上七寸)灸七壮。(并出第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