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查古籍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治一切骨鲠 用金凤花根、醋浓煎汤,以竹管灌入喉中;或用子研灌;或入鼻中,不可犯齿
又方 用乳香二钱,研细,水调徐咽下。
又方 用砂糖噙化鲠自下。
又方 用朴硝噙化。
又方 用鸡苏、朴硝等分,丸如弹子大。仰卧噙化三五丸,即愈。
又方 用野苎根洗净,捣如泥,每用龙眼大。如被鸡骨伤,以鸡汤化下;鱼骨伤,鱼汤化下
又方 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以绵裹少许噙之,旋旋咽津,久之随痰出。
又方 用生艾蒿数升,水酒各一斗,煮取四升,稍稍饮之。
治鲠噎 用诸鱼烧灰调服。
治鱼骨鲠 用獭足于项下爬之,亦煮汁服。
又方 用鱼尾草一名醉鱼儿草捣汁,和冷水漱,仍咽下些小,自然骨化为水。池沼边不可种
又方 同瞿麦为末,水调方寸匕服。
治鱼鲠骨横喉中六七日不出 用鲤鱼鳞皮烧灰,水调服则出,未出再服。
治鱼骨及杂物鲠 用蜜稍稍服之令下。
治鲠及刺不出 用蔷薇根末,水调方寸匕,日三服。
治鱼骨在腹中刺痛 用茱萸一合,水煮汁一盏服之;若骨在肉中不出,嚼茱萸封之,骨当烂出。
治鱼骨鲠 用鸬 骨为末服,或煎汤饮。
治鱼鲠骨横喉中 用琥珀珠一物,贯串着绳,推令人至鲠所,又复推以牵引出矣。
又方 用饴糖丸如鸡子黄大吞之,不出大作丸再合。
治鱼鲠 用橄榄嚼汁咽。
又方 用楮树嫩皮捣烂为丸,或楮子研碎,水下二三十丸。
治鱼骨及竹木物鲠咽,不下咽 用象牙为末,水调一钱服。
又方 用贯众煎汤频呷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