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巢氏病源》曰∶心烦不得眠者,心热也;但虚烦不得眠者,胆寒也。虚烦者,心胸烦扰而不宁也。
加味温胆汤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半夏(泡七次,三钱半) 竹茹 枳实(麸炒,各一钱半) 陈皮(二钱二分) 茯苓 甘草(各一钱一分) 酸枣仁(炒) 远志(去心) 五味子 人参 熟地黄(各一钱)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竹叶石膏汤治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不可汗下,宜服之(方见伤寒)。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巢氏病源》曰∶心烦不得眠者,心热也;但虚烦不得眠者,胆寒也。虚烦者,心胸烦扰而不宁也。
加味温胆汤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半夏(泡七次,三钱半) 竹茹 枳实(麸炒,各一钱半) 陈皮(二钱二分) 茯苓 甘草(各一钱一分) 酸枣仁(炒) 远志(去心) 五味子 人参 熟地黄(各一钱)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竹叶石膏汤治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不可汗下,宜服之(方见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