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饮食所以养生,过则伤脾,若过极则亦所以戕生者也,何则?痰火之病,始于水涸,金伤,金既受伤,则木寡于畏,其不凌脾者鲜矣。以脾受木贼,则运化之机自迟,而复不能节其饮食,以致伤而复伤。轻则嗳腐吞酸,重则痞满疼痛,病体复加,有此则亦难乎其为治也。盖欲攻积则妨正,欲温中则动火,过消导则反损脾,三者之法,岂其宜乎?况人藉水谷之气以为养,土受木贼,则不能运化精微,上归于肺输,布五脏,以养百骸,自是形日减,肌肉日消,其人即能饮能食,无乃食 而已,更何益耶?此谓调摄之一关也,可不谨哉!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夫饮食所以养生,过则伤脾,若过极则亦所以戕生者也,何则?痰火之病,始于水涸,金伤,金既受伤,则木寡于畏,其不凌脾者鲜矣。以脾受木贼,则运化之机自迟,而复不能节其饮食,以致伤而复伤。轻则嗳腐吞酸,重则痞满疼痛,病体复加,有此则亦难乎其为治也。盖欲攻积则妨正,欲温中则动火,过消导则反损脾,三者之法,岂其宜乎?况人藉水谷之气以为养,土受木贼,则不能运化精微,上归于肺输,布五脏,以养百骸,自是形日减,肌肉日消,其人即能饮能食,无乃食 而已,更何益耶?此谓调摄之一关也,可不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