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曰∶腰以下皆属肾,主湿热肾虚。瘀血,积痰,挫闪,脉大者肾虚。杜仲、龟板(酥柏、知母、枸杞、北五味之类为末,猪脊髓和丸服。脉涩者,瘀血。用补阴丸加桃仁、红花。脉缓者湿热,苍术、杜仲、黄柏、川芎之类。痰积者,二陈加南星、半夏。凡诸症属火,不可峻用寒凉药,腰痛必用鹿角胶。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经曰∶腰以下皆属肾,主湿热肾虚。瘀血,积痰,挫闪,脉大者肾虚。杜仲、龟板(酥柏、知母、枸杞、北五味之类为末,猪脊髓和丸服。脉涩者,瘀血。用补阴丸加桃仁、红花。脉缓者湿热,苍术、杜仲、黄柏、川芎之类。痰积者,二陈加南星、半夏。凡诸症属火,不可峻用寒凉药,腰痛必用鹿角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