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微寒,味苦、平,阴中微阳。无毒。
入足太阳经。
《象》云∶除烦热,主风湿热邪结于内。去枝、梗,用叶。
《本草》云∶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入足太阳。
仲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热也。栀子柏皮汤,治燥热也。如苗涝则湿黄,苗旱则燥黄,湿则泻之,燥则润之可也。此二药治阳黄也。韩祗和、李思训治阴黄,茵陈附子汤,大抵以茵陈为君主,佐以大黄、附子,各随其寒热。
《珍》云∶治伤寒发黄。
(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气微寒,味苦、平,阴中微阳。无毒。
入足太阳经。
《象》云∶除烦热,主风湿热邪结于内。去枝、梗,用叶。
《本草》云∶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入足太阳。
仲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热也。栀子柏皮汤,治燥热也。如苗涝则湿黄,苗旱则燥黄,湿则泻之,燥则润之可也。此二药治阳黄也。韩祗和、李思训治阴黄,茵陈附子汤,大抵以茵陈为君主,佐以大黄、附子,各随其寒热。
《珍》云∶治伤寒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