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推拿抉微》 指纹切要

    作者: 未知

    陈飞霞曰∶小儿自弥月而至于三岁,犹未可以诊切;非无脉可诊,而实虚不易定也。小儿每怯生人,初见不无啼叫,呼吸先乱,神志仓忙,而迟数大小已失本来之象矣,诊之何益?不若以指纹之可见者,与面色病候相印证。此亦医中望切两兼之意也。

    令人抱儿,对立于向光之处。以左手握儿食指,以我右手拇指,推儿三关。察其形色,细心体认,亦惟辨其表里寒热虚实足之矣。世人好异,不从实地用功,以此为浅近之谈,不屑留意。不知临证能辨此六者,便为至高之手。盖表里清,则知病之在经在府,而汗下无误。寒热明则知用寒远热,用热远寒,或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因事制宜,用无不当。虚实辨则知大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不为假症眩惑。凡真虚真实易知,假虚假实难辨,真假既明,则无虚虚实实之患。如此切要关头,不知体会,但以不经之言欺世诳俗。谓何者为人惊,何者为畜惊,不特欺人,而且自欺,不特无益治疗,而且误人生命,是谁之咎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