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大人、小儿小肠气、蟠肠气、奔豚气、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恶闷乱,并皆治之。
葫芦巴(炒,一斤) 吴茱萸(汤洗十次,炒,十两) 川楝子(炒,一斤二两) 大 巴戟(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吞下,小儿五丸,茴 香汤下。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治大人、小儿小肠气、蟠肠气、奔豚气、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恶闷乱,并皆治之。
葫芦巴(炒,一斤) 吴茱萸(汤洗十次,炒,十两) 川楝子(炒,一斤二两) 大 巴戟(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吞下,小儿五丸,茴 香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