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令人大便秘难,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人,大便秘涩,尤宜服之。
枳壳(去瓤,麸炒) 白槟榔(煨半生) 菟丝子(酒浸,别末) 山蓣 防风(去叉、 枝) 皮,别研)
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水下,临卧 服之。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令人大便秘难,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人,大便秘涩,尤宜服之。
枳壳(去瓤,麸炒) 白槟榔(煨半生) 菟丝子(酒浸,别末) 山蓣 防风(去叉、 枝) 皮,别研)
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水下,临卧 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