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心腹痞闷,胁肋 胀,风气壅滞,肢节烦痛,头面虚 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虽年高气弱,并可服之。又治背痛,胁痛,有妨饮食 上攻,胸腹满闷,大便不通。
羌活(去芦) 紫苏(茎叶,去粗梗) 沉香 宣州木瓜(薄切,焙干) 大腹皮(炙 焦黄,朮(各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心腹痞闷,胁肋 胀,风气壅滞,肢节烦痛,头面虚 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虽年高气弱,并可服之。又治背痛,胁痛,有妨饮食 上攻,胸腹满闷,大便不通。
羌活(去芦) 紫苏(茎叶,去粗梗) 沉香 宣州木瓜(薄切,焙干) 大腹皮(炙 焦黄,朮(各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