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肾经不足,下攻腰脚,腿膝肿痒,不能屈伸,脚弱少力,不能踏地,脚心隐 喘乏,筋脉拘挛,腰膝不利,应风寒湿痹,香港脚缓弱,并宜服之。
宣州木瓜(去瓤) 牛膝(去芦,锉) 天麻(去芦,细锉) 苁蓉(洗净,切,各焙干,称
以上四味,如前修事了,用无灰酒五升浸,春秋各五日,夏三日,冬十日足,取出焙干 ,再入附子(炮,去皮、脐) 虎骨(涂酥炙,各二两)
上同为细末,用浸前药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煎木瓜酒下,或盐汤吞下亦得。此药常服,补虚除湿,大壮筋骨。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治肾经不足,下攻腰脚,腿膝肿痒,不能屈伸,脚弱少力,不能踏地,脚心隐 喘乏,筋脉拘挛,腰膝不利,应风寒湿痹,香港脚缓弱,并宜服之。
宣州木瓜(去瓤) 牛膝(去芦,锉) 天麻(去芦,细锉) 苁蓉(洗净,切,各焙干,称
以上四味,如前修事了,用无灰酒五升浸,春秋各五日,夏三日,冬十日足,取出焙干 ,再入附子(炮,去皮、脐) 虎骨(涂酥炙,各二两)
上同为细末,用浸前药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煎木瓜酒下,或盐汤吞下亦得。此药常服,补虚除湿,大壮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