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查古籍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夫小儿腑脏有热。热熏皮肤。外为湿气所乘。则变生疮。其热遍盛者。其疮发势亦盛。
初生
治小儿王烂疮。一身尽有如麻子。有脓汁。乍痛乍痒。或时壮热。赤芍药散方。
赤芍药(三分)甘草(三分)白蔹(三分)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微炙)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蜜水调涂之。日三两上瘥。
治小儿王烂疮。及恶疮。秫米散方。
秫米竹(各等分)上件药。烧灰。细研为散。以田中禾下水调涂之。立效。
治小儿王烂疮。初患。一日肉色变。二日胞浆出。或四畔时赤。渐浆而一身。
即不可疗。
黄连末(一两)胡粉(一两)上件药。细研令匀。以生油调涂之。
治小儿王烂疮。初起浆。似火烧疮。宜用此方。
桃仁(汤浸去皮)上捣令烂。以面脂和涂之。
又方。
上以艾烧灰敷之。如疮干。即以生油调涂之。
又方。
上取十字街上土。并釜下黄土。细研敷之。甚良。
又方。
上以牛粪烧灰。细研敷之。
又方。
上吴茱萸酒煎汁涂之。
又方。
上赤地利捣末。以酥和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