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骨热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小儿一岁至十岁。衣絮皆不得着新棉。又不得冬天以火烘炙衣服与着。亦令儿体热。

    勿食桃杏。令儿体热。因伤寒病后未满百日。勿食羊肉狗肉。令儿体热。或作骨蒸也。

    治小儿骨热瘦瘁。心神烦躁。不得睡卧。胡黄连散方。

    胡黄连(一分)知母(一分)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柴胡(半两去苗)地骨皮(一分炙微赤锉)杏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

    治小儿自小伤饱。脚胫纤细无力。行立不得。或骨热疳瘦。柴胡饮子方。

    柴胡(三分去苗)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知母〔一(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玄参(半两)川升麻(半两)桃嫩枝(三分锉)甘草(一分炙微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一分。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分为三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骨热口干。烦闷不欲饮食。四肢羸瘦。知母饮子方。

    知母(半两)柴胡(三分去苗)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恒山(半两)犀角屑(半两)鳖甲(一分炙微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取一分。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分为三服。或吐泻三两行便

    治小儿骨热。黄瘦不食。多卧。胡蜣螂散方。

    胡蜣螂(两枚去翅足微炒)赤芍药(一分)柴胡(半两去苗)熊胆(半分细研)鳖甲(一分苓(一分)切烧灰)麝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五岁至十岁以来。骨热及手足心烦闷。不欲饮食。秦艽散方。

    秦艽(一两去苗)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更随儿大

    治小儿骨热体瘦。心神烦躁。天灵盖散方。

    天灵盖(一枚涂酥炙令黄)黄连(半两去须)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治小儿骨热。烦躁黄瘦。饮食无味。胡黄连丸方。

    胡黄连(一分)人参(一分去芦头)柴胡(半两去苗)羚羊角屑(一分)麦门冬(半两去心微炒)木香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七丸。日服。更量儿大小。

    增减

    治小儿骨热羸瘦。虽食不生肌肉。宜服獭肝丸方。

    獭肝(半两微炙)麦门冬(一两去心焙)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去须)瓤)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桃仁(二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七丸。日三服。更随儿大小。

    治小儿骨热。日渐瘦弱。不能饮食。光明砂丸方。

    光明砂(半两细研水飞过)古子花(半两)雄黄(半两细研)槟榔(三枚)桃仁(一分汤浸分去心)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

    更量

    治小儿骨热宜服胡黄连丸方。

    胡黄连(三分)干蟾(三分酒浸去骨微炙)麝香(一分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荣
  • 作者:
    曹世荣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