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腰胯疼痛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腰胯疼痛者。由气血肤腠虚疏。而受风冷故也。肾主腰脚。肾脏虚弱。为风邪所乘。

    风冷

    治冷滞风气攻刺。腰胯疼痛。独活散方。

    独活(一两)牛膝(二两去苗)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芎(三分)桂心(三分)赤芍药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

    治腰胯连脚膝。晓夜疼痛不可忍。虎骨散方。

    虎胫骨(一两涂酥炙微黄)桂心(一两)败龟(一两涂酥炙微黄)当归(一两锉微炒)芎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膀胱气实。腰胯间疼痛不可忍方。

    甘遂(半两煨令微黄)杜仲(半两去粗皮炙微黄锉)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羊肾一只。去脂膜。入药一钱。用湿纸裹。煨令熟。空心食之。

    治膀胱冷气攻腰胯。疼痛方。

    桂心(一两)牡丹(三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腰胯及胁肋疼痛不可忍。熟地黄散方。

    熟干地黄(一两)牛膝(三分去苗)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白术(半两)桂心(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肾脏虚冷。气攻腰胯疼痛。羸弱无力。宜服狗脊丸方。

    狗脊(二两)木香(一两)薯蓣(一两)桂心(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槟榔(一两盆子(一两半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

    晚食

    治腰胯疼痛。四肢少力。不能饮食。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一两去苗)当归(一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芍药(三分)浓朴(一两半去活(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治久冷。腰胯疼痛。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干姜〔半(一)两炮裂锉〕当归(一两锉微炒)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羌活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治腰胯疼痛。筋脉拘急。行动难。两胁妨痛。萆丸方。

    萆(一两锉)牛膝(三分去苗)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黄锉)酸枣仁(三分微炒)当归(斛(三分去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治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巴戟丸方。

    巴戟(一两半)牛膝(三两去苗)羌活(一两半)桂心(一两半)五加皮(一两半)杜仲(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饮下三十丸。

    治腰胯连两胁。疼痛如打方。

    上用大豆二分。熬令焦。用好酒一升。煮之令沸。大豆稍热。于食前调下子末二钱。

    治腰胯疼痛。熨方。

    芫花(二升)川椒(三两)羊踯躅(二升)上件药。以醋拌令匀湿。分为两处。各纳布囊中蒸之。令极热。适寒温。隔衣熨之。冷即更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