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骨蒸而烦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从外来乘也。
治骨蒸虚烦。翕翕发热。骨节酸疼。宜服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升麻(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子仁(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
治骨蒸。心肺烦热。喘促息。唾不去唇。渐加羸瘦。宜服天门冬散方。
天门冬(一两半去心焙)前胡(三分去芦头)赤茯苓(一两)甘草(三分炙微赤锉)川升麻(三)分汤浸去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
治骨蒸。手足烦热。多渴。不能饮食。宜服芦根散方。
芦根(二两锉)赤茯苓(一两)知母(一两)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黄芩(三分)地骨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
治骨蒸烦热。四肢疼痛。背膊壅闷。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两)柴胡(一两半去苗)地骨皮(三分)鳖甲(一两半涂醋炙微黄去裙)桑根川朴硝(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
治骨蒸。五心烦热。眼目昏涩。肢节酸疼。不能饮食。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两)黄连(一两去须)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栀子仁(三分)生干地黄(一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
治骨蒸烦热。日月久远。渐加羸瘦。宜服獭肝丸方。
獭肝(一具炙令黄)柴胡(一两半去苗)玄参(一两)知母(一两)大麻仁(二两)子芩(灵盖(一两涂酥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童子小便浸豉一合。
经一
治骨蒸劳气烦热。四肢无力。夜卧虚汗。唇口干焦。面无血色。日渐羸瘦。丈夫妇
人并宜服胡黄连(二两)柴胡(二两去苗)鳖甲(二两生用)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用生姜酒调一钱。每日早晨。日午。临卧。各一服。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夫骨蒸而烦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从外来乘也。
治骨蒸虚烦。翕翕发热。骨节酸疼。宜服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升麻(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子仁(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
治骨蒸。心肺烦热。喘促息。唾不去唇。渐加羸瘦。宜服天门冬散方。
天门冬(一两半去心焙)前胡(三分去芦头)赤茯苓(一两)甘草(三分炙微赤锉)川升麻(三)分汤浸去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
治骨蒸。手足烦热。多渴。不能饮食。宜服芦根散方。
芦根(二两锉)赤茯苓(一两)知母(一两)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黄芩(三分)地骨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
治骨蒸烦热。四肢疼痛。背膊壅闷。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两)柴胡(一两半去苗)地骨皮(三分)鳖甲(一两半涂醋炙微黄去裙)桑根川朴硝(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
治骨蒸。五心烦热。眼目昏涩。肢节酸疼。不能饮食。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两)黄连(一两去须)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栀子仁(三分)生干地黄(一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
治骨蒸烦热。日月久远。渐加羸瘦。宜服獭肝丸方。
獭肝(一具炙令黄)柴胡(一两半去苗)玄参(一两)知母(一两)大麻仁(二两)子芩(灵盖(一两涂酥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童子小便浸豉一合。
经一
治骨蒸劳气烦热。四肢无力。夜卧虚汗。唇口干焦。面无血色。日渐羸瘦。丈夫妇
人并宜服胡黄连(二两)柴胡(二两去苗)鳖甲(二两生用)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用生姜酒调一钱。每日早晨。日午。临卧。各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