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时气发豌豆疮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时气豌豆疮者。是热毒瓦斯攻于脏腑。余气流于肌肉。遂于皮肤毛孔之中。结成此疮。

    其疮所出如豌豆颗。因以名之。但以解热毒之药。其疮即止。脉洪数者。是其候也。

    治时气发豌豆疮。出后疼痛。心神烦闷。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两)丁香(半两)薰陆香(半两)木香(半两)玄参(一两)川升麻(一两)麝香(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不计时候。和滓温服之。

    又方。

    黄连(二两去须)上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发豌豆疮。如爪甲大。赤黑色者。宜用此方。

    羊胆(七枚取汁)羊脂(三两)上二味相和。于银锅中煎五七沸。捣冷摩敷疮上。日四五用之。

    又方。

    川芒硝(二两细研)上以猪胆汁和。涂于疮上。勿令动着。直候痂落。

    治时气发豌豆疮方。

    上以好白蜜。通身涂于疮上。亦可数数食蜜。如疮烂痛。可用细研黄土敷之。

    治时气热毒攻毒。发豌豆疮方。

    苦参(二两)上细锉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之。

    治时气发豌豆疮。初觉。宜服此方。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之。

    又方。

    青黛(半两细碎)上以新汲水调服之。日三四服之。

    又方。

    木香(一两)上捣碎。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发豌豆疮方。

    上浓煮黍穣汁洗之。若误使穣。即不瘥。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