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胃合于脾。足阳明是其经也。为水谷之海。凡五味五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
则肠若(足经寒不
治胃虚冷。淅淅恶寒。目中急痛。耳鸣胫寒。不得卧。心腹多冷气。身体无泽。
补胃黄黄(一两锉)防风(一两去芦头)柏子仁(一两)细辛(一两)桂心(一两)陈橘皮(一茱萸(一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食前温服。忌生冷油腻。
治胃中虚冷。胸膈腹胁胀满。四肢不利。人参散方。
人参(三分去芦头)白术(半两)赤茯苓(半两)黄(半两锉)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橘皮(一两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胃中虚冷。肌肉不荣。身体枯燥。骨节皆痛。宜服熟干地黄散方。
熟干地黄(一两)白茯苓(三分)当归(一分锉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干姜(半两炮裂心(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忌生冷。
治胃中虚冷。气攻腹胁。妨闷。食久不消。宜服浓朴散方。
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三分去壳)木香(三分)诃黎勒(一两煨用皮)槟榔(三分)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食前稍热服。
治胃中虚冷。气上奔。胸中愤闷。腹痛。吐利宿水。宜服人参丸方。
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两)木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1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夫胃合于脾。足阳明是其经也。为水谷之海。凡五味五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
则肠若(足经寒不
治胃虚冷。淅淅恶寒。目中急痛。耳鸣胫寒。不得卧。心腹多冷气。身体无泽。
补胃黄黄(一两锉)防风(一两去芦头)柏子仁(一两)细辛(一两)桂心(一两)陈橘皮(一茱萸(一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食前温服。忌生冷油腻。
治胃中虚冷。胸膈腹胁胀满。四肢不利。人参散方。
人参(三分去芦头)白术(半两)赤茯苓(半两)黄(半两锉)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橘皮(一两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胃中虚冷。肌肉不荣。身体枯燥。骨节皆痛。宜服熟干地黄散方。
熟干地黄(一两)白茯苓(三分)当归(一分锉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干姜(半两炮裂心(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忌生冷。
治胃中虚冷。气攻腹胁。妨闷。食久不消。宜服浓朴散方。
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三分去壳)木香(三分)诃黎勒(一两煨用皮)槟榔(三分)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食前稍热服。
治胃中虚冷。气上奔。胸中愤闷。腹痛。吐利宿水。宜服人参丸方。
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两)木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