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上主(和)脏腑,调腹胃,除烦愦,消恶气,去痰实。〔卷·嘉·证〕
(二)(亦)不可多食,损人(齿及)筋(也),然(甚能)断下痢。〔卷·嘉·证〕
(三)又,烧为灰,(亦)断下痢。其味酸美,小有胜白梅。〔卷·嘉·证〕
(四)又,取干者,常含一枚,咽其液,亦通利五脏,下少气。〔卷·证〕
(五)若多食,损人筋骨。甚酸之物,是土地使然。若南人北,杏亦不食。北人南,梅亦不啖。皆是地气郁蒸,令烦愦,好食斯物也。〔卷·证〕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一)上主(和)脏腑,调腹胃,除烦愦,消恶气,去痰实。〔卷·嘉·证〕
(二)(亦)不可多食,损人(齿及)筋(也),然(甚能)断下痢。〔卷·嘉·证〕
(三)又,烧为灰,(亦)断下痢。其味酸美,小有胜白梅。〔卷·嘉·证〕
(四)又,取干者,常含一枚,咽其液,亦通利五脏,下少气。〔卷·证〕
(五)若多食,损人筋骨。甚酸之物,是土地使然。若南人北,杏亦不食。北人南,梅亦不啖。皆是地气郁蒸,令烦愦,好食斯物也。〔卷·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