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邵兰荪医案》 疟

    作者: 邵兰荪

    瓜沥杨 太阴湿疟,脉弦濡细,面跗浮,食人脘中胀闷。姑宜渗湿和中(十月十七日。)

    草果仁(一钱) 桂枝(八分) 生香附(三钱) 仙半夏(钱半) 浓朴(钱半) 酒炒淡芩(钱半) 滑石(四钱) 蔻壳(钱半) 枣槟(三钱) 威灵仙(钱半) 栝蒌皮(三钱)

    清煎三帖。

    又 疟邪犹来,脉弦濡,舌滑,湿热未清,仍遵前法加减为妥。

    草果(一钱,去壳) 桂枝(八分) 炒茅术(钱半) 酒炒常山(一钱) 浓朴(钱半) 酒炒淡芩(钱半) 炒青皮(八分) 新会皮(钱半) 枣槟(三钱) 姜半夏(钱半) 赤苓(四钱) (引)老姜(三片)

    三帖。

    介按∶湿疟治法,当辨湿重于热者,藿朴二陈汤加减。热重于湿者,苍术白虎汤加减。

    此方系从达原饮加以渗湿之品,洵是湿重热轻之正法。

    安昌陈 气虚邪留,寒热久羁。脉虚左弦。夜寐少安。姑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四月三十号甲辰十四日。)

    东洋参(钱半) 江西术(一钱) 制首乌(三钱) 秦艽(钱半) 酒炒柴胡(八分) 陈皮(钱半辰砂拌) 茯神(四钱) 威灵仙(钱半) 当归(钱半) 清炙 (三钱) 远志肉(八分)

    清煎四帖。

    又 益气升阳。寒热较差,脉虚,按之弦细,邪犹未净,仍遵前法加减为妥(五月九号甲辰二十三日。)

    东洋参(钱半) 升麻(五分) 仙半夏(钱半) 制首乌(三钱) 酒炒柴胡(八分) 陈皮(钱半)炒江西术(钱半) 淮牛膝(三钱) 当归(二钱) 清炙 (三钱) 炙甘草(八分) (引)红枣(四枚)

    四帖。

    介按∶柯韵伯曰∶李杲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胜,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法。又曰∶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固皮毛护腠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中,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陷,用柴胡、升麻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今此案系是气虚邪留,疟久不愈,用补中益气汤以升脾胃之清气。初因夜不安寐,故加茯神、远志以安神,因其寒热久羁,又加首乌、灵丹、秦艽以退邪,次方参入半夏、牛膝等味,退邪补虚,标本兼顾,洵是虚疟之良方。后悉此人,年已四旬以外,患疟年余,服此方数剂,果然告痊。

更多中医书籍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