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余复
余大雅
余天遂
余天锡
余子侯
余子畏
余季芳
余学益
余宏孙
余寅
余寅亮
余尧臣
余干
余庆远
余庆长
余延良
余廷灿
余弼
余怀
余思复
余愚
余授
余敏绅
余文仪
余文涵
余文靖
余旭
余晋祺
余晦
余有丁
精选古诗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
次韵和石末公春雨见寄
次韵和石末公春日感怀
偶兴
黄慎之自闽见访夜坐对酌怅然有感四首
郑同夫饯别图诗
古诗名句
谁解相思情更苦,思君泪比别君多
檐树多佳阴,覆我庭前路
每出幽寻杖短藜,无穷胜事惬幽期
三市非烟五剧尘,九微焰接百枝新
园林春闰月,花鸟昼晴时
吾师五指能四分,僧跋时时还入耳
风高塞虏入龙堆,白羽雕弓象月开
高僧不出住花宫,百毳袈裟手自缝
查古诗
搜索
舟泊铜盆湖寄别舍弟季高
作者:
左宗植
朝代:
清
征帆挂湘波,客心摇风旗。
临分不能别,拭泪恐子知。
念子少而悫,孤瘦惟我依。
与子虽两身,体具先人遗。
风尘浩无极,恻恻不得携。
有如邛駏虚,食望迭相违。
昔为湘中役,泥涂沾我衣。
襟尘暂一掺,又及河梁悲。
人生处沈困,那得惜分离。
倾身为饥驱,默反良以欷。
何当办茅屋,白首同耕犁。
束牲盟伯夷,薄俗不足仇。
奔车无仲尼,植立要自求。
男儿不得意,触事滋盭邮。
晨兴戒脂韦,薄言远行游。
出门忽迷方,四顾无可投。
鸱鸮鸣路隅,狌狒当道周。
射工更潜景,含沙伺行辀。
亮无鸿鹄翅,高骞谢凡俦。
浼身蹈尘趋,奚适能自由。
往事那复道,相望崇灵修。
朝发碧湘门,暮宿巴丘湖。
吾乡盛风骚,良日怀三闾。
龙舟截狂涛,士女殷且都。
钲鼓鸣渌水,楝裹沈芳腴。
我心感佳节,我行方远徂。
以我恋家山,知子怀征夫。
前年泣麻衣,去年哭张媭。
哀哀松塘兄,宿草成荒墟。
仍岁骨肉恩,酸涕洒欲枯。
死者宿草积,生者抟沙如。
风雨黄陵舟,残镫明菰蒲。
万感并遥夕,江流为呜呜。
诗句欣赏
MORE+
谁解相思情更苦,思君泪比别君多
出处:
代赛玉寄沈太玄
作者:
黄姬水
朝代:
明
檐树多佳阴,覆我庭前路
出处:
黄鸟日来啼
作者:
胡宗仁
朝代:
明
每出幽寻杖短藜,无穷胜事惬幽期
出处:
郊行
作者:
胡宗仁
朝代:
明
三市非烟五剧尘,九微焰接百枝新
出处:
金陵元夕曲四首
作者:
王嗣经
朝代:
明
园林春闰月,花鸟昼晴时
出处:
郊游
作者:
王嗣经
朝代:
明
吾师五指能四分,僧跋时时还入耳
出处:
赠性公
作者:
俞允文
朝代:
明
风高塞虏入龙堆,白羽雕弓象月开
出处:
塞上曲四首
作者:
俞允文
朝代:
明
高僧不出住花宫,百毳袈裟手自缝
出处:
赠法真上人
作者:
俞允文
朝代:
明
遥想千岩秋色里,六时放梵下虚空
出处:
赠法真上人
作者:
俞允文
朝代:
明
鞭石难寻渤海神,凿山谁是金牛力
出处:
三石篇
作者:
张佳胤
朝代:
明
九十风光强半过,栖迟高枕欲如何
出处:
敖山人病诗以问之
作者:
张佳胤
朝代:
明
缇骑纷随秦苑北,朱旂深护汉宫西
出处:
玉河堤上见新月时入直署中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晴雪玉连华马国,秋风花满碧鸡山
出处:
送董侍御惟益按滇中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鹤忆窥残帙,猿经伴夜谈
出处:
铁泉庵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双飞剪出机中素,独立妆成掌上人
出处:
和顾汝和玉河见白燕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萧史乘鸾下帝台,参差仙盖拂云来
出处:
元夜曲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空传遗舄留园寝,犹想呜珂直禁林
出处:
宿昭陵斋房呈溟南赵馆丈
作者:
赵用贤
朝代:
明
不知何年栖紫霞,十洲三岛俱为家
出处:
山中吟
作者:
屠隆
朝代:
明
马蹄鸡肋空有无,欲休即休何所图
出处:
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游好
作者:
屠隆
朝代:
明
年来何日不思乡,却送君归欲断肠
出处:
送长吉诸孙东还
作者:
屠隆
朝代:
明
临分不能别,拭泪恐子知。
念子少而悫,孤瘦惟我依。
与子虽两身,体具先人遗。
风尘浩无极,恻恻不得携。
有如邛駏虚,食望迭相违。
昔为湘中役,泥涂沾我衣。
襟尘暂一掺,又及河梁悲。
人生处沈困,那得惜分离。
倾身为饥驱,默反良以欷。
何当办茅屋,白首同耕犁。
束牲盟伯夷,薄俗不足仇。
奔车无仲尼,植立要自求。
男儿不得意,触事滋盭邮。
晨兴戒脂韦,薄言远行游。
出门忽迷方,四顾无可投。
鸱鸮鸣路隅,狌狒当道周。
射工更潜景,含沙伺行辀。
亮无鸿鹄翅,高骞谢凡俦。
浼身蹈尘趋,奚适能自由。
往事那复道,相望崇灵修。
朝发碧湘门,暮宿巴丘湖。
吾乡盛风骚,良日怀三闾。
龙舟截狂涛,士女殷且都。
钲鼓鸣渌水,楝裹沈芳腴。
我心感佳节,我行方远徂。
以我恋家山,知子怀征夫。
前年泣麻衣,去年哭张媭。
哀哀松塘兄,宿草成荒墟。
仍岁骨肉恩,酸涕洒欲枯。
死者宿草积,生者抟沙如。
风雨黄陵舟,残镫明菰蒲。
万感并遥夕,江流为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