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吴永福
吴汉仪
吴汉英
吴汝一
吴汝渤
吴汝纶
吴江
吴江女子
吴江老人
吴江赵主簿
吴汤兴
吴沄
吴沆
吴沈
吴沛霖
吴河光
吴法
吴泰来
吴泳
吴泽
吴洞明
吴洪
吴济
吴浚
吴浩
吴海
吴涛
吴涟
吴涧所
吴涵虚
精选古诗
嘉兴寄王昌言学正
感怀二首
二月二十三日自黄冈还杭途中作
忧怀
春兴七首
春兴七首
春兴七首
雨中遣怀
古诗名句
不能将断梦,番为搅芳情
春江半是巴山雪,暮岭全迷楚泽烟
寄语飞花好栖泊,莫教飘荡恨西东
谁解相思情更苦,思君泪比别君多
谁言君不见,肝肠在颜面
络纬鸣莎径,松杉绕石林
经年无客到,终日有寒流
双飞蛱蝶恋青莎,逐队流鱼泛碧波
查古诗
搜索
正月晦日作
作者:
仝轨
朝代:
清
人有三寸舌,出口成字句。
《春秋》在齿牙,褒贬无少顾。
客观松下棋,指挥动杀误。
乐哉局外人,就局苦难诉。
相知在知心,知心良独难。
旦奭犹不保,何必慕金兰。
操琴向广陌,未奏泪先弹。
伐国问仁人,邪佞固其端。
忆昔两渡河,半载八千里。
娇女病在怀,弃之于垂死。
呼我不绝声,恍惚犹在耳。
行路为酸鼻,而我何堪此。
死别无戚颜,今羡食肉鄙。
君子重绝物,岂不察心里。
我生始一岁,祖母躬鞠之。
手自调饮食,卧起无暂离。
纤悉到衣履,拮据念载奇。
诸孙亦已多,我独育如儿。
八旬奄在迩,危疾势莫支。
惊闻驰一骑,暮踏荒山陲。
欲一视晨昏,扬鞭指燕逵。
三至市有虎,流言周公疑。
白云不可见,南望徒涟洏。
燕山郁岧峣,易水流浩浩。
念我同根人,于役在远道。
挥泪望故乡,发白一何早。
生无归来日,死葬边城草。
岂不怨离诀,天命难自保。
朝露矧易晞,悲哉《陈情表》!洁身如处女,远嫌避瓜田。
倚伏有不测,况乃百其愆。
陨霜遂杀草,一坠千仞渊。
白日何杲杲,浮云去高天。
寄语悲歌者,勿为萋菲篇。
诗句欣赏
MORE+
不能将断梦,番为搅芳情
出处:
赋得罗帐春风吹
作者:
黄姬水
朝代:
明
春江半是巴山雪,暮岭全迷楚泽烟
出处:
登三山宿听江楼经落星岗李白换酒处二首
作者:
黄姬水
朝代:
明
寄语飞花好栖泊,莫教飘荡恨西东
出处:
赋得长干柳
作者:
黄姬水
朝代:
明
谁解相思情更苦,思君泪比别君多
出处:
代赛玉寄沈太玄
作者:
黄姬水
朝代:
明
谁言君不见,肝肠在颜面
出处:
再过刘会卿丧所卜胡姬为尸仍设双俑为侍命伶人奏琵琶而乐之
作者:
张献翼
朝代:
明
络纬鸣莎径,松杉绕石林
出处:
祝禧寺访马承道
作者:
金大车
朝代:
明
经年无客到,终日有寒流
出处:
沂水道中过教寺
作者:
金大舆
朝代:
明
双飞蛱蝶恋青莎,逐队流鱼泛碧波
出处:
白下春游曲七首
作者:
金大舆
朝代:
明
感此四海士,无言越与秦
出处: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作者:
盛时泰
朝代:
明
阿难笑传意,外道生障魔
出处: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作者:
盛时泰
朝代:
明
明星方在户,鸡鸣以为则
出处: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作者:
盛时泰
朝代:
明
人生贵适意,何不归掷枭
出处: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作者:
盛时泰
朝代:
明
我愿为嫦娥,从新制歌曲
出处: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作者:
盛时泰
朝代:
明
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
出处:
福安院同慧生闲步
作者:
盛时泰
朝代:
明
从余深隐好,莫使勒移文
出处:
城山访邻叟
作者:
盛时泰
朝代:
明
人家半渔者,蓑笠挂秋风
出处:
汉江城楼
作者:
李言恭
朝代:
明
绿水红蕖欲断肠,可怜秋色似横塘
出处:
后湖看荷花共用水香二韵
作者:
陈寺正邦瞻
朝代:
明
檐树多佳阴,覆我庭前路
出处:
黄鸟日来啼
作者:
胡宗仁
朝代:
明
寒生夜山雪,晴卜曙江风
出处:
岁暮送姚园客自白下往吴越
作者:
胡宗仁
朝代:
明
每出幽寻杖短藜,无穷胜事惬幽期
出处:
郊行
作者:
胡宗仁
朝代:
明
《春秋》在齿牙,褒贬无少顾。
客观松下棋,指挥动杀误。
乐哉局外人,就局苦难诉。
相知在知心,知心良独难。
旦奭犹不保,何必慕金兰。
操琴向广陌,未奏泪先弹。
伐国问仁人,邪佞固其端。
忆昔两渡河,半载八千里。
娇女病在怀,弃之于垂死。
呼我不绝声,恍惚犹在耳。
行路为酸鼻,而我何堪此。
死别无戚颜,今羡食肉鄙。
君子重绝物,岂不察心里。
我生始一岁,祖母躬鞠之。
手自调饮食,卧起无暂离。
纤悉到衣履,拮据念载奇。
诸孙亦已多,我独育如儿。
八旬奄在迩,危疾势莫支。
惊闻驰一骑,暮踏荒山陲。
欲一视晨昏,扬鞭指燕逵。
三至市有虎,流言周公疑。
白云不可见,南望徒涟洏。
燕山郁岧峣,易水流浩浩。
念我同根人,于役在远道。
挥泪望故乡,发白一何早。
生无归来日,死葬边城草。
岂不怨离诀,天命难自保。
朝露矧易晞,悲哉《陈情表》!洁身如处女,远嫌避瓜田。
倚伏有不测,况乃百其愆。
陨霜遂杀草,一坠千仞渊。
白日何杲杲,浮云去高天。
寄语悲歌者,勿为萋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