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诗词
  • 我闻义仆有高永,事在河西祸汹汹。
    高公一死殉封疆,仆义亦与封疆重。
    为臣死忠仆死义,纲常万古同一视。
    于滕复有姬公仆,节槩棱棱若符契。
    姓名附见绝命辞,李子守务堪挥涕。
    守务之名何独彰,庙貌且与魏竖峙。
    君不记前者白莲贼,倡乱滕阳越邹峄。
    妖术一呼千百群,所至空城挈家室。
    贼兵未至官辄逃,纷纷不数丞尉职。
    岂无黄堂别驾尊,拥幰邹城如传客。
    滕阳之令甫下车,恸哭巡城城已虚。
    贼从东方破门入,横来县堂索县符。
    縳令不诛三日许,手执笏板身衣朱。
    再拜阖门乃雉经,凄凉官舍奴子俱。
    魏竖遂以滕印完,收骸甫毕先后诛。
    贼党相顾多缩颈,慷慨义烈生不如。
    封疆小吏分固尔,此仆此死何其愚。
    食人之禄分人忧,各为其主心非殊。
    高台道傍筑京观,视彼完印功无算。
    缒城之日一筐免,捷书只奏都堂彦。
    锦衣世爵身上卿,尽是平民膏血换。
    到今留得数空城,犹胜辽阳熊李窜。
    因见近来官爵多,廉耻少,功名重,忠义小。
    板荡识忠臣,疾风知劲草。
    高官与大禄,愿得太平保。
    凌阁拟形容,福堂享寿考。
    虽有青史名,岂能及舆皂。
    我今一日扶起高参军、李侍郎,堂堂正气垂风霜。
    要令节义高千古,身虽磔裂名犹芳。
    人生百年终一死,安能腼颜苟活坐取侯与王。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忍却痴心别帝乡,不堪归路九回肠。
    上书自信终和氏,前席人疑待洛阳。
    太息时艰何日济,感怀主眷与天长。
    悬知紫禁深深里,日昃犹传哺未遑。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青峰入望初如沐,一半春前作客还。
    黄石不知何处是,教人指点谷城山。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碌碌尘寰大梦酣,幽居胜事郡城南。
    秦山入望迎如辇,耶水回波织似蚕。
    品入画图真第一,行逢仙岛恍成三。
    即看别业宜园去,也是陶庵与邵庵。
    落日依依林杪晖,老僧相见把征衣。
    重来古寺传忠孝,惹得新辞和去归。
    市虎暗随蕉鹿换,青山长待白云飞。
    当时化鹤人何在,容我生还丁令威。
    千古名山一代狂,数寻遗事意伥伥。
    残碑永护风霜迹,老树新分松桧秧。
    若个宗门堪继钵,几番沧海又成桑。
    辛勤六寺今重复,只履西归是故乡。
    一座山僧伴一回,薄游如卧小崔嵬。
    永和遗帖停云散,王氏新碑染翰开。
    看竹有楼随地主,乘风无阁待朋来。
    眼前兴废都相似,莫遣空林放酒杯。
    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
    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
    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
    寂寞任公旧钓竿,千溪并作一溪寒。
    人横小渡看鸥没,目送危矶立鹭酸。
    未许风流供病叟,且传名姓带微官。
    竹林幽处山家好,狼藉新蔬饷午盘。
    转上秦峰扪碧苔,云踪缥缈怅悠哉。
    回风几度马蹄送,骤雨一番牛背来。
    处处人家残照倚,村村烟树晓凉栽。
    探幽更指丹山穴,凤羽麟毛载网回。
    最爱岩居荆作扉,主人霞佩芰荷衣。
    论心吾党推狂简,握手春风待咏归。
    林静偶过朱鸟媚,尊阑坐进紫鱼肥。
    剡溪归棹馀清兴,洞口迷津不可依。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留此旬日死,少存匡济意。
    决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
    慷慨与从容,何难亦何易。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晦昧尘土间,有物遗琼琚。
    一朝还故吾,欣赏知焉如。
    什袭不足珍,清光照乘车。
    佩之以远行,夷险非所虞。
    会当勤拂拭,莫羡他家玙。
    谅为天下宝,永使时艰纾。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客路辞春春可怜,客心愁对草如烟。
    凭将景物留春色,一路杨花燕子前。
    病客伤春归便休,沧浪一曲棹扁舟。
    抽簪及早宁非讣,不趁东风叹白头。
    野水荒郊屡问津,浮云孤寄一閒身。
    可怜阳谷城西柳,不是青青帝里春。
    放浪浮生未有涯,薄言春尽且还家。
    故乡留得青梅熟,烟雨村村刈麦麻。
    春入桃源许避秦,武陵舟子是前身。
    可令岁月随流水,一任莺花绻主人。
    青峰入望初如沐,一半春前作客还。
    黄石不知何处是,教人指点谷城山。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淮南一别竹斋寒,再拜班荆话屡酸。
    国难敢忘嫠妇纬,时危转忆菜根盘。
    身担风纪纲常重,节自平生学问安。
    白马岩前怀旧处,临风嗟叹有千般。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春深无柳不垂堤,扑簌征衫落燕泥。
    一水遥飞淮海阔,千山暮合楚云低。
    天涯姊弟怜多病,客子江湖路自迷。
    何事两牵家国恨,悠悠萍水叹仳离。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 翩然一往兴何酣,再访云门道自南。
    不尽溪山供野鹿,几多营窟老春蚕。
    风随樵径仍朝暮,病减维摩可二三。
    此日寄声同调去,故人今已卜茅庵。
    重来山月半含晖,啜罢甘泉又袒衣。
    草砌流莺惊暗度,松窠老鹤故迟归。
    禅心欲印三更寂,福地亲占五彩飞。
    坐久不知零露重,顿教人世洗炎威。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
    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
    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
    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
    日日秦山面不回,坐间公案是崔嵬。
    疑情未触悬崖破,撒手难移寸步开。
    万壑松风吹梦尽,一潭萝月送秋来。
    分明此事传消息,老衲将茶又举杯。
    此事端求信地初,此中无剩亦无馀。
    云门座下新拈法,老子生来误读书。
    家计只随筇节办,世缘都傍梵钟疏。
    从今莫问庐山面,身在山中已是庐。
    潇潇琼玉数千竿,寄隐西窗半榻寒。
    捞月渐看水底彻,望梅徒惜齿根酸。
    谁能定脚当严夜,自笑空门度宰官。
    一点摩尼最端的,犹烦喻烛转加盘。
    雨色霏微碧润苔,溪桥清兴坐悠哉。
    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
    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
    我来几度叩禅扉,击竹拈花老衲衣。
    执著两边都是病,悟馀一法竟何归。
    略圈圆相形容似,才点些儿面目肥。
    不信道州先说破,劳劳此地觅皈依。
    作者:
    刘宗周
    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