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方芳佩
方苞
方茂夫
方荣杲
方荫华
方蒙仲
方蕖
方薰
方蘋
方行
方衡
方观承
方觐
方象瑛
方豪
方贞观
方资
方起龙
方輗
方达义
方达圣
方还
方逢振
方逢时
方逢辰
方郑作
方镛
方陶
方鸿飞
方鹤斋
精选古诗
古从军行七首
古从军行七首
古从军行七首
庞公携家图引为张橘隐题
僧莲松桧图歌书遂昌山人郑明德序后
韩醴泉先辈余曲车道士邀游东欢桥钓矶岩壁既赴郑糟台宴众谓予同有高世志属赋进酒歌遂走笔
小匕首歌
奉谢杨山居宣慰寄遗茧纸
古诗名句
柚美故堪供禹锡,松高应不受秦封
林风溪雨弄春阴,古屋凝寒午更深
奚川八景不可见,尽情敛取入画图
故庐指点谁稚子,且欣且慨手捋须
兰心未肯杂于蕙,橘性宁教化为枳
故乡开制府,熊貔亘阡陌
反复台端猫溷鼠,养成夷孽胫如腰
载主空传之建业,行宫渐侈似宣和
查古诗
搜索
凌祉媛诗词
浪淘沙偕鹤清姊游香山兰若
苍翠耸层峦。
苔磴跻攀。
重来梵刹访香山。
三径白云秋色冷,岩桂香残。
幽壑水潺潺。
六月犹寒。
缤纷花雨散旃檀。
一杵晚钟斜日里,落叶声乾。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齐天乐万籁初寂,凉月在庭,清风徐来,响动檐铁,欹枕听之,使人黯然欲绝也
莲壶漏静兰房悄,清声送来何处。
碎响循廊,繁音绕屋,好向风檐寻去。
敲残夜雨。
似一曲淋铃,隔帘听取。
好梦难成,半窗灯影黯愁绪。
秋深凉意渐紧,玉关离思切,遥和砧杵。
亭角烟荒,楼阴月暗,惊起栖枝鸦侣。
无人院宇。
更落叶萧萧,响搀蛩絮。
扰碎香魂,枕边如共语。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卖花声题美人拜月图
灯影掩兰房。
寂寂昏黄。
春人拜月理残妆。
花径风来烟暗袅,一缕心香。
倩影倚回廊。
罗带轻扬。
弓鞋立尽露华凉。
却怪嫦娥无一语,没个商量。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念奴娇
绿云迷望,系吟舟人在,藕花香里。
摇曳舞衣浑不定,挹取满襟凉意。
素影凌波,清芬入梦,都把铅华洗。
千枝玉立,四围烟水无际。
当此小集裙钗,碧筒唤饮,几度吟笺理。
世外软红吹不到,消受湖天风味。
瑟瑟惊秋,亭亭写照,送到斜阳未。
渔舟归晚,沙边鸥鹭飞起。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调笑令
红豆。
红豆。
苦为相思消瘦。
远怜风雪归途。
弹得双行泪珠。
珠泪。
珠泪。
人坐一灯无寐。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洞仙歌
冻云泼墨,正酿寒时候。
六出飞花满岩岫。
似瑶台仙子、碎剪琼霙,看顷刻,世界琉璃装就。
玉龙谁唤醒,起舞迥风,鳞甲纷纷扑窗牖。
消息问南枝,漏拽春痕,笑梅影、也如人瘦。
且独拥、熏炉倚妆台,道日暮、天寒早停针绣。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金缕曲银瓶井吊岳娥
不愧英雄后。
俯澄波、翩然长逝,贞魂谁偶。
当日风波悲父子,三字狱成何有。
叹恨海、终难填就。
殉国纵非儿女事,抱银瓶、竟向泉台走。
眢井畔,漫回首。
援枹肯学韩家妇,便江山、烽烟顿息,奇冤莫剖。
一样赵家乾净土,赢得芳名长久。
看鸳甃、苔痕如绣。
环佩归来潭影静,早月华、流照常如旧。
怀古恨,酹杯酒。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蝶恋花夏夜坐翠螺阁纳凉
亭院灯昏烟暗锁。
静夜迎凉,斜凭阑干坐。
庭树鸦栖清梦妥。
凉蟾飞上云阴破。
银汉无声秋淡沱。
露湿钗翘,渐觉鬟双亸。
竹外流萤三两个。
随风又向衣边堕。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风蝶令秋宵独坐撷芳轩有作
旧梦怜钗凤,寒声数箭虬。
经旬小别动新愁。
怕听琼箫飞响、上南楼。
蜡泪烧银烛,香心熨玉篝。
瘦腰扶病不胜秋。
独倚画屏无睡、待牵牛。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虞美人闰中秋
木犀香里飞黄雪。
又届中秋节。
赏秋须索酒肠宽。
难得今年明月、两回圆。
琼楼玉宇怀仙侣。
重订游仙去。
嫦娥最是博人怜。
为问广寒风景、可如前。
作者:
凌祉媛
朝代:
清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