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诗词
  • 得意攴郎画,分明是米家。
    乱云浮杂树,远渡卧枯槎。
    白屋孤舟迥,丹崖一径斜。
    何时共渔叟,洞口访桃花。
    曲折成千里,云山俨一乡。
    林疏茅屋见,水落钓舟藏。
    世路羊肠外,仙家鸟道傍。
    此身何处着,箕颖意难忘。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风日淡秋晚,欣此佳会并。
    贤豪昔同调,泉石非旧盟。
    秪应念违别,忽作山中行。
    雄谈为绝倒,空谷腾欢声。
    论诗涉风雅,深夜张华灯。
    义交无老少,情亲如弟兄。
    斋中二三子,侍立环两楹。
    把酒起为寿,礼秩交相迎。
    丈人名文章,落纸诚世英。
    珊瑚与玉树,对之敢讥评。
    乃知高世人,不为尘俗萦。
    秋空白云散,悠然畅遐情。
    嗟予尚稚劣,夙心会簪缨。
    沉潜守编简,愁对寒虫鸣。
    岂知金石韵,铿锵振林坰。
    重玆领秀句,愿言当服膺。
    匪徼一时誉,终期千古名。
    野性淡无嗜,不求四美并。
    喜玆二三友,同结岁寒盟。
    愿言道义交,岂慕青云行。
    山深寡辙迹,地僻无嚣声。
    曲几列遗编,疏篱翳寒灯。
    凝神对贤哲,况共弟与兄。
    幽兰蔼北牖,脩竹罗前楹。
    忽闻长者车,倒屣欣趋迎。
    貌匪山泽癯,器乃邦国英。
    扬论彻幽邃,万汇随品评。
    风云时动荡,川岳互回萦。
    磊落贤俊姿,慷慨今古情。
    不耽好爵贵,飘然解簪缨。
    至今怀令望,江海传诗鸣。
    奇怀寄竹帛,安居守林坰。
    小子来问道,仰德思服膺。
    从玆勉素业,不愧知己名。
    太古日巳远,转觉浮伪并。
    不闻金兰契,岂愿同盘盟。
    浮云无定态,流水难西行。
    滔滔势利间,岂识韶濩声。
    翻思机巧徒,明灭风前灯。
    闭门绝闻见,所亲惟父兄。
    丈人忽来过,雅淡振轩楹。
    山禽竞喧呼,童稚亦欢迎。
    清诗多古调,妙论超时英。
    富贵苟不累,贫贱孰能萦。
    群贤共舒睡,万物属品评。
    星斗罗奇襟,风云动高情。
    瞿瞿世仪表,济济古冠缨。
    孰知枳棘间,尚有鸾凤鸣。
    鲰生寡交接,游息在村坰。
    偶玆观美德,夙兴当服膺。
    幸托龙门赏,终期崇令名。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伏枕三旬不整冠,梦魂时复对金銮。
    忽闻盛事披衣坐,今日朝廷立谏官。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野性拙生理,大化无停机。
    缊袍汗沃若,絺绤风凄其。
    壮士千载心,岂忧食与衣。
    由来浮海志,不是轩冕姿。
    人生尚闻道,富贵复奚为。
    贤有陋巷乐,圣有西山饥。
    朵颐多所失,苦节未可非。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树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时。
    七年异男女,八岁分尊卑。
    二五学书计,逢人多礼仪。
    二五学射御,四五加冠緌。
    今来谩不省,古道当如玆。
    欲作高高台,为尔宽作基。
    欲求深深井,为尔远为期。
    不闻邹孟学,还自俎豆嬉。
    人材日衰少,善保膝下儿。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内则记孝养,檀弓著哀思。
    寥寥三代音,于此犹见之。
    我欲绘作图,岂乏丹青师。
    丹青状形体,性情那可为。
    冬夏适温凊,芳鲜在盘匜。
    二亲未饮食,如子渴与饥。
    奈何报木心,限以百岁期。
    飞鸟失其巢,尚且鸣声悲。
    创钜痛亦深,衰麻交涕洟。
    圣王为制礼,进退随天时。
    千人万人心,一人心可知。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少陵老翁饿濒死,意欲大庇天下人。
    一椽茆屋不足蔽风雨,安得万间之厦盖覆四海赤子同欣欣。
    言狂意广不量力,至今世俗闻者交笑嗔。
    侯城小儒愚独甚,不敢嗔笑谓公之意厚且真。
    古来致乱皆有因,大臣固位谨持禄,其计止为安一身。
    高车大纛耀侈富,子女玉帛骄里邻。
    安危得失百不知,更僣膏腴便利田宅遗子孙。
    生灵穷苦堕沟渎,寒士困悴无衣绅。
    彼也珍羞绮席,歌舞燕乐穷朝昏。
    老翁哀痛实为此,熟视鄙夫憸子辟之犬鼠加冠巾。
    曰我得志有不为,嫉邪愤世欲救其弊忘贱贫。
    至今巳阅八百岁,知翁之意世独少,蹈翁所恶常纷纷。
    侯城子,为是惧,人受天地中,何以不与禽兽草木为等伦。
    一心运万化,五性涵义仁。
    下?后土所不能,上赞皇天之阙燮,调寒暑,抚五辰。
    大禹疏百川,伊周综理礼乐政教与世为陶钧。
    孔子孟轲不得位,著书明道亦与治水拯世之功均。
    吾为孔子徒,忍汩流俗同沉沦。
    故题一室曰万间,坐觉宇宙亭毒气势皆前陈。
    身贱不敢论政教,誓将修复孔业为世开昏嚚。
    室中左右列古书,亦有诸史所笔志义之士忠良臣。
    关有子厚,洛有伯淳,群公近出皆凤麟。
    美哉子厚,西铭之说何谆谆。
    吾恐当时亦感悲叹意,故立此论可与日月同光新。
    为君不知此,无以建皇极,为臣不知此,无以康兆民。
    愿写此书千万卷,洗濯鄙胸与私智,使知林林之众,皆吾共出而同娠。
    视之不至越与秦,尽变呻吟愁叹之俗,若去寒冱逢阳春。
    小儒不惜独困处此室,作为雅颂歌圣神,再见中国大治同周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得意攴郎画,分明是米家。
    乱云浮杂树,远渡卧枯槎。
    白屋孤舟迥,丹崖一径斜。
    何时共渔叟,洞口访桃花。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幽人游涧谷,芳誉动京华。
    暂食高山蕨,终簪上苑花。
    醉歌辞激烈,老态影欹斜。
    愿得万间厦,转为寒士家。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 山深诸藏殖,海广百川归。
    材蓄廊庙器,文张锦绣机。
    鱼龙将远化,凫鹤漫齐飞。
    为爱贤名久,人间万事非。
    作者:
    方孝孺
    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