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诗词
  • 江南万重山,匡庐乃出万重上。
    人言秋晴万里峨嵋巅,青山一点东南望。
    连峰苍苍不见顶,日出彩烟生半岭。
    玉堂石室藏其中,纵有天风吹不冷。
    群岩环峙不可名,岩端霞气升空行。
    石梁忽贯青霞落,倒海流云走空壑。
    万谷钧天广乐鸣,思鸟哀猿一时作。
    石门百仞当空开,吴越江帆千里来。
    仰首见吴越,俯首闻风雷。
    何人携杖凌倒影,萧条六合谁友哉。
    林岑藤茑相撑拒,骖鸾过处原无路。
    世间惟有银河数派通,溅珠飞玉流平处。
    我昨乘小艇,正出宫亭湖。
    湖心黯黕沈黛色,夕阳一半开菰蒲。
    是时初冬水不落,悬知崆贶巨壑轰千车。
    倾崖曲?天长雨,山鬼幽篁人见无。
    咫尺未登疑有命,评画看山定谁胜。
    烟云绝境自人间,文采风流隔嘉靖。
    流落当年惜异才,江山尺绢今残剩。
    人生衰老来无时,五岳求仙莫辞夐。
    作者:
    姚鼐
    朝代:
  • 万山欲驾云飞去,风雨江声挟东注。
    波翻雨横客登楼,天地浑茫不知处。
    藤厓高下县太阴,霾雾冥濛露江树。
    飒飒风漂劲柯动,急雨小停江浪涌。
    低昂岛溆数舟行,寂寞鱼龙暮天恐。
    楚江晴甸亦苍茫,况值萧条风雨凉。
    山鬼含睇帝子怨,海洲忽近吴天荒。
    破墨氤氲载元气,胸前突出山川势。
    不须惨淡拟形模,元是分明出层次。
    君不见阿章早许元晖继,楚山已进先皇秘。
    此图卷末复题诗,南朝又见颠翁字。
    父子峥嵘书画学,江山慨叹迁移事。
    五百年来江自流,江城余亦澹淹留。
    借来宝墨流虹卷,且慰无憀风雨秋。
    作者:
    姚鼐
    朝代:
  • 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幽阴上蔽日,野鸟中巢之。
    朝飞呼其友,暮宿呼其儿。
    岂不乐平生,久托终不移。
    微霜变青绿,凉风又先吹。
    余叶犹满林,飒飒声何悲。
    四海谅云广,欲逝顾裴。
    独食虽得饱,不如群食饥。
    一夕不相亲,百年安得知。
    但冀藏弱羽,奚必栖高枝。
    挟瑟昔侍君,中宵错明烛。
    芳尊前既陈,众女皆列幄。
    不谓微且鄙,过蒙君顾辱。
    为君起新声,竭才自结束。
    盼睐人心移,曾无待终曲。
    堂上有万里,薄帷能蔽目。
    亲者巧有余,疏者拙不足。
    欲逝不敢远,沈吟就别屋。
    秋风拂阶墀,皎月如寒玉。
    恐欲传清光,为人照幽独。
    阳泽将被物,秭鹈乃先嗥。
    天运苟不通,密云在西郊。
    哲人亦何为,托与万物遨。
    语默非有心,进退一所遭。
    嗟彼盛名哗,虽值禹与尧。
    不容蓬艾閒,乃有脍胥敖。
    握有荆山璧,不以易银镠。
    韶虞发高音,阳阿何足讴。
    高门击钟磬,尊爵缺献酬。
    酒肉虽饫人,豪杰当怀羞。
    不闻弋鸾皇,披羽持为裘。
    一朝毁周鼎,铸作棘与耰。
    白首不能言,小子方咿嘎。
    原舍中闺态,君当听道周。
    步陟高岩巅,浮云郁如海。
    扶桑升圜日,眩曜生五采。
    宛虹首幽恒,江汉拖其尾。
    氛雾倏清澄,岛岳乃错峙。
    俯听深峥嵘,空曲巨声起。
    勃上充元天,下达幽泉底。
    倡始义黄前,万世卒未止。
    倾耳魂九逝,返乃得宫徵。
    独抱虚音归,中心窃自喜。
    写曲欲遗谁,冀有伶伦耳。
    作者:
    姚鼐
    朝代:
  • 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
    万峰海上碧沈沈,象伏龙蹲呼不起。
    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
    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
    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
    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
    天风飘飘拂东向,拄杖探出扶桑红。
    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不知万顷冯夷宫,并作红光上天上。
    使君昔者大峨眉,坚冰磴滑乘如脂。
    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
    其下濛濛万青岭,中道江水而东之。
    孤臣羁迹自叹息,中原有路归无时。
    此生忽忽俄在此,故人偕君良共喜。
    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大地川原纷四下,中天日月环双循。
    山海微茫一卷石,云烟变灭千朝昏。
    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
    作者:
    姚鼐
    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