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何嘉延
何在田
何坚
何坦
何基
何士冢
何士埙
何士域
何士循
何士昭
何士鋐
何士颙
何处厚
何处士
何大勋
何大勷
何大圭
何大成
何大绩
何天定
何天宠
何失
何如璋
何如谨
何妥
何子举
何子朗
何孙谋
何孟伦
何孟春
精选古诗
耕读堂辞
玉楼春
水调歌头
南乡子
念奴娇
满江红
木兰花慢
念奴娇
古诗名句
后世有圣,前古之资
紫宸朝罢听传餐,玉饵琼肴出大官
半似随风引,全疑夹雾阴
江南漫道珍卢橘,西蜀休称荐荔枝
晚山更自多佳气,一带寒烟暮雨西
岂不练士卒,岂不筑城堡
从兹天厩马,静立含元仗
仓卒有语难具陈,不敢久立当通津
查古诗
搜索
包恢诗词
水调歌头三月初三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
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
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
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
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
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觐岩宸。
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和陈七峰七诗韵其一
浊世九黄河,太虚一明镜。
混混皆随流,炯炯谁独醒。
崛起孤峰高,尽把众山领。
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送蒙斋赴召六首其四
扶颠而持危,在天下大势。
拨乱而存亡,在国家大计。
一司一事间,未足系兴替。
马援为郡守,尚不屑烦细。
惟大姓黠羌,不容有违戾。
况为公与卿,不思大经济。
今大姓黠羌,几倍过汉世。
中有根木存,犹在加护卫。
大都如弈棋,败局如已逝。
如有一胜著,败乃以胜继。
巽当知衡权,是乃德之制。
果哉末之难,圆神妙龟筮。
愿言其吉凶,大辟天地闭。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寄题武夷橘林小隐
武夷山下出清泉,观象宜知果行缘。
小隐藏修人似玉,大书题品笔如椽。
峰高屹立天成柱,溪静光浮月满船。
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雨后观新荷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
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
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
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
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
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
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
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偶成五首其二
添我凉飙伴我閒,今年新竹未云悭。
翻嫌户外三两个,遮断东来半好山。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其三
杜陵四海志,不忍寒飕飕。
投我一红炉,果胜千金裘。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其十二
事难处如易,役大办若细。
才力运有馀,大川更谁济。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江心寺
心无倚着绝沉浮,力破回澜岿独留。
远过金山推碧玉,屹如砥柱立中流。
木犹桂在月中植,人似身来镜里游。
况是清秋方净练,真成银汉着孤舟。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金溪道中六首其一
春意藏山川,如童蒙未发。
一朝兴勃然,触处争英杰。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