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
huǎn xíng
  • 拼 音:huǎn xíng
  • 注 音:ㄏㄨㄢˇ ㄒㄧㄥˊ
  • 繁体字:
提交资料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对犯人所判处的刑罚在一定条件下延期执行或不执行。
    [构成]
    动宾式:缓|刑
    [例句]
    他被判处死刑缓刑两年执行。(作谓语)

  • 英文翻译

    1.{律} probation; imprisonment with a suspension of sentence; reprieve; temporary suspension of the execution of a sentence; stay sentence of punishment

  • 详细解释

    ◎ 缓刑 huǎnxíng
    [probation;temperarily suspend the execution of a sentence] 法律名词,即受刑之宣告后,依据特定情形,在一定时期内暂缓执行
    (1).放宽刑罚。《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 贾公彦 疏:“三曰缓刑者,谓凶年犯刑缓纵之。”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孝宣皇帝 初即位,守廷尉吏 路温舒 上书言尚德缓刑。”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上帝之心,恶杀好生。皇宣慈惠,任德缓刑。”
    (2).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对犯人所判处的刑罚延期执行或不执行。缓刑期间,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如果再犯新罪,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