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白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提交资料
  • 基本解释

     橘白jú bái

    橘白的功效介绍:

    橘白 (《本草便读》)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

    植物形态:橘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ll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采集:选取新鲜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层红皮(即橘红)后,取内层的白皮,除去橘络,晒干或晾干。

    药材:干燥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状的薄层块片,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

    质疏松轻软,有弹性。

    气芳香,味微苦而甘。

    以片大、质轻软者佳。

    性味

    《中国医学大辞典》:苦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橘白的功效

    《中国医学大辞典》:和胃,化浊腻。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

    名家论述

    《本草便读》:橘白,(橘皮)去外一层红皮。

    其味带甘,共功固不如橘皮,而补脾胃药中用之,自无燥散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