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岛灰鸭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提交资料
  • 基本解释

     安岛灰鸭(学名:Anas albogularis )是雁形目鸭科的鸟类。是一种在印度安达曼群岛发现的小鸭种。该物种被认为是爪哇灰鸭的亚种。 散布在内陆湖以及红树林和泻湖,以稻田为夜饲料。主要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1995至199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安岛灰鸭的数量估计为500至600只。

    中文学名:

    安岛灰鸭

    拉丁学名:

    Anas albogularis

    别称:

    安达曼灰鸭、白喉鸭、安达曼群岛灰鸭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鸭属

    命名时间:

    Hume, 1873

    英文名称:

    Andaman Teal

  • 详细解释


     外形特征

    灰鸭有3中,爪哇灰鸭,灰鸭和安岛灰鸭。三种灰鸭有的分类系统将其分为一种三亚种(不算已经灭绝的雷尼岛灰鸭),其区别很小。爪哇灰鸭的额部拱起,眼睛为亮红色;灰鸭和它很近似,额部平,眼睛暗红色;安达曼灰鸭有白色眼圈或大面积白色脸斑。安岛灰鸭是一种在印度安达曼群岛发现小鸭种。该物种被认为是爪哇灰鸭的亚种。

    该物种羽毛是淡黄色的,上面有深褐色的斑点。下颏和喉咙苍白色,鸟喙蓝灰色,虹膜为红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生活习性

    安岛灰鸭散布在内陆湖以及红树林和泻湖。它们以稻田为夜饲料。主要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1995至199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安岛灰鸭的数量估计为500至600只。

    主要漂浮在水面上,很少潜水。栖息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善于潜水,在水下获得食物,以植物为主食,有时也吃动物性食物。鸭脚趾间有蹼,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通过戏水有利于羽毛的清洁卫生和生长发育。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在7月至10月,在芦苇丛中营巢。每次产约9枚卵。曾经被认为是在树洞里筑巢,但没有证据。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