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
máo zi
  • 拼 音:máo zi
  • 注 音:ㄇㄠˊ ㄗㄧˇ
  • 繁体字:
提交资料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旧时称西洋人(含贬义)。
    (2) (名)〈方〉指土匪。
    (3) (名)〈方〉细碎的毛。
    [构成]
    附加式

  • 详细解释

    ◎ 毛子 máozi
    (1) [Westerner]∶旧时对西洋人的蔑称
    (2) [bandit] 〈方〉∶指土匪
    (3) [broken hair] 〈方〉∶细碎的毛
    (1). 清 末 河北 、 山东 民众及义和团对西洋人的贬称。又称教民及办理洋务者为“二毛子”。《中国歌谣资料·义和团歌谣》:“逮着洋毛子,砍个脖子齐。”《恨海》第二回:“忽然一堆人,捲地而来,也不知为数多少,没命狂奔,口中乱嚷:‘不好了,毛子来了!’” 洪深 《走私》:“看不出他是真毛子,还是假充毛子?”
    (2).方言。旧时指土匪。
    (3).方言。细碎的毛。